Skip to main content

是花季的關係

人們都只是在找能和自己共築相同想像的人

三位女主角徐安、陸真、盧品涵,最給我印象深刻的是陸真,陸真故事的最後,作者透過徐安與盧品涵的對話,傳達出隨著歲月潮落,人或許會活成自己最初不願成為的模樣.我覺得作為讀者,或許我們都會警惕自己永遠維持初心,但作者張西應當是想表達無論活成什麼樣子都依然很好,只是漸行漸遠的蕭瑟,仍然免不了微微的惆悵.

但在我的視角裡,或許正因為我總是毫無保留地展現自我,反而更敬佩陸真──她永遠保持光鮮亮麗,將困頓藏於心底.可能我總是懼怕那些光鮮亮麗的,可能我總是認為有憂傷的人才足夠真實,所以反倒是覺得陸真這種被生活擊倒的角色更顯美麗吧.

閱讀完這三個角色的故事後,有個問題尤然而生,那就是人真的能夠寫下自己沒有經歷過的故事嗎?文中的角色都分別有些困難的經歷,並非作者的描述寫得特別凝重,不符合現實,而是覺得經歷過的苦澀似乎該是盡在不言中,我想表達的或許是經歷過的真正苦痛,並不會被當事人描述,或者說重新描述後也失了其真,更遑論第三人虛構而成的筆觸.不過這並沒有答案吧,只是認為雖然文中的敘述觸動人心,但或許還是距離真實藏些距離.

喜歡是花季的關係給予的療癒,每個人都會有生活裡的檻要過,說來令人神傷,在二七二八的年華,自己經歷的兩道檻,讓人生拐了兩個大方向,但好像也與過去人生所識的摯友漸行漸遠,只盼望在彼此的道路上,都能洞見所望吧!